2ds

国内最大民办公益图书馆如何才能越走越远

2022-09-14 09:53: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18511   

文章摘要

石门县东郊易家渡镇高家坪村,有一栋7层小楼,在平坦的原野和两三层的村子之间,显得格外醒目。这就是中国已知最大的民营公益图书馆——颐尔阁书院。它不仅占据了周围的物...

石门县东郊易家渡镇高家坪村,有一栋7层小楼,在平坦的原野和两三层的村子之间,显得格外醒目。

这就是中国已知最大的民营公益图书馆——颐尔阁书院。它不仅占据了周围的物理制高点,也是农村中的精神高地。

?1不仅仅是图书馆

走进一二亭书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一个高标准的农家书屋。一楼的阅读区明亮宽敞,红木书架上摆满了书,孩子们坐在五颜六色的沙发上看书;还有残疾人阅读区和心理咨询室。

沿着狭窄的楼梯上楼,楼上有一个山洞。二楼、三楼、四楼的图书馆密密麻麻摆满了各种书籍。

二楼的一个房间专门用来收藏一套完整的影印版《金文葛斯Ku全书》。这是颐尔阁书院的“镇馆之宝”。由馆四库全书出版总策划鲁和湖南出版社捐赠。是中国人里面唯一的一个。

楼上是传统文化中心,收藏了6000多册明清中医古籍,5000多件中药材标本和中医器具实物,以及大量道教和佛教文化的书籍和器物。红色文化中心,收藏红色藏品15万余件。

“易书院是传统书院和现代书院的结合。与其说是书店、图书馆,不如说是文化园。”副总裁周亮介绍,这是湖南省报刊杂志创刊号最大的收藏,各种报刊杂志的创刊号达7000多种。是湖南省收藏漫画最多的地方,有4万多本漫画。是湖南省规模最大的地方志馆藏,地方志22000余卷,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市,家谱5000余部。根据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家和湖南图书馆专家的评价,伊尔嘎书院是中国已知最大的私立公共图书馆。

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该院古籍整理员刘威葳正在扫描一本古籍。“我们团队前年开始古籍电子化归档,为书院古籍文物制作‘身份证’,进一步发挥其价值。”刘威葳说。2019年,一叶阁书院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湖南一叶阁书院工作站成立,是全国唯一的民间工作站。

许多有价值的读者为学术研究和文化整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湖南孔子学院2020年年会暨“书院文化与传统教育思想”研讨会在伊尔嘎书院举行。湖南省委党校教授杨南满在访问该院时发现了中国第一本经济学教材。她拿着这本民国教科书,说“太珍贵了”。

读书文章,全在一处。除了承载图书馆的收藏功能、图书馆的公众阅读功能和书院的讲座功能,伊尔嘎书院还设立了研究出版基金,对荆楚文化、湖湘文化、洞庭湖文化、贤德文化、桃花源文化等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并已出版《罗安诗话》等10种书籍。

两大家族三代人的心血。

“书院不是我一个人的书院,而是两家三代人的心血。”一格书院创始人高说。

高出生在石门县易家渡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爱读书,渐渐爱上了藏书。在他现有的70万册藏书中,有1000多册是小学时收藏的。高和他的妻子是青梅竹马,志同道合。他们一起读书买书,一批又一批的书被送回石门老家收藏。

2014年,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高平召开家庭会议,提出要建一个公益图书馆,得到了两个家庭的支持。

高、、是石门最早的万元户。他们开始创业,有一个美好的家庭。老一辈人读书不多,但还是很好学。

高的父亲高德宝临终前对他说:“你父母所有的财产都将支持你的藏书。"

一格书院刚开办时,秦怡的父亲易先福一次性拿出500万元定制并捐赠了一整套红木书架。他说,“这是对社会有用的东西,我完全支持。”2018年,在学院建设的关键时期,易先富因癌症住院,用几十万元的保险理赔支持学院建设。

当学院建成时,高的母亲杨春娥为了省钱自己当电梯操作员,每月节省4500元的人工费。在3000多平方米的工地上,她每天负责浇水养护三次。侄女伊子兰接手易先富的公司后,每当伊尔嘎书院遇到现金流问题,她总是慷慨解囊,帮助书院渡过难关。

2018年9月,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在石门城郊建成并开放,命名为颐尔阁。湖南文理学院教授梁松成担任院长。从高留学回来的大儿子高和小儿子高一夫,都来到书院工作。

书院的建成并没有终结高的藏书。作为一名政府官员,高周末走访了包括湖南、湖北和贵州在内的八个省份的旧书市场。过年的时候,高几次去别人家拜年,就是为了得到一些珍贵的古籍善本。去年的大年初一,高去双峰县拜访一位收藏家。因为耽搁,他晚上带着礼物和袋子赶到了收藏家家。卖家感慨地说:“你要什么书我都卖给你。”

建成之初,伊尔馆藏书60余万册。截至目前,投资已超过5000万元,图书总量超过100万册。

3易戈尔怎么会“易德尔心”

暑假的一天,常德市徐汇东升小学师生来到伊尔嘎书院开展调研活动,在高的带领下,参观了书院和藏书仓库。

“书院购买和社会捐赠的图书、藏品还在不断增加。由于空间限制,现在还有30多万本书不能上架,10多万本不能展示的藏品堆在这个租来的仓库里。我们还需要建设5到7个分馆来满足目前的藏书需求。”据高介绍,为了保证服务质量,学院长期聘用了20多名工作人员,每年工作人员工资、水电费用、大楼维护等日常开支需要100多万元。

一个孩子问:你为什么还坚持办书院?高坦言:“起初,我只是想建立一个家庭图书馆,让年轻一代受益。后来发现历代的收藏都传不到三代。俗话说,多一个图书馆,监狱就会少一个。我应该让书走向社会,福泽那边。”

颐尔阁的名字,是高一两家人的美好期待。“一而二”是“一而二”的意思,意思是“一命二,二命三,三命皆物”;远的是,你近的是,希望书院能“远近闻名,你能贤惠”。

如今,伊尔嘎书院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为乡村的文化振兴和淳化的乡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作为一家民营图书馆,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如何维持运营,在时间上不断发展,在空间上进一步辐射,服务千古,名留青史?一格书院正在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2019年初,一叶阁书院从易家渡镇流转1000多亩土地,建设生态蔬果采摘园等研学旅游基地。开农家乐餐厅,为会议接待、调研、文化旅游等提供附加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资金的不足。

“我们靠的是两家的支持和各方的支持,才促成了怡悦阁的诞生。”高说,即便如此,他仍然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经常是捉襟见肘。相比之下,社会上还有很多民间公益性文化场所,面临着更大的经营压力,陷入困境。

在一二亭书院西北不到一小时车程的地方,还矗立着一座文化瑰宝——西商美术馆。它的创始人雷氏兄弟花了10多年的时间,在整个家庭的努力下建成的。它收集了5000多件民俗文化,以较低的票价展出,维持运营,苦苦挣扎。

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增加,民间公益性文化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许多具有很高的价值和良好的前景。像颐尔阁这样的民营公益文化场所如何持续发展?省文化厅原厅长周说,伊尔嘎书院的建设规模、藏书数量、图书价值、设施档次、服务功能、管理水平都远远超过大多数县级图书馆。对于这种民办公益图书馆的运作,他建议是否可以走“民办援助”的道路,让民间公益文化场所的发展越来越宽,越来越远。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精彩推荐